【收藏】锅炉燃烧调整目的、任务和措施(非常全面~)

发布时间:2022-08-17 13:53:01 阅读次数:2520

一、燃烧调整的目的和任务
    锅炉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锅炉本身的运行工况和参数变化,而且对整个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均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正常运行或是启停过程,均应合理组织燃烧,以确保燃烧工况稳定、良好。锅炉燃烧调整的任务是:
    1、保证锅炉参数稳定在规定范围并产生足够数量的合格蒸汽以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
    2、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3、尽量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4、使NOxSOx及锅炉各项排放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燃烧工况稳定、良好,是保证锅炉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不稳定不但将引起蒸汽参数发生波动,而且还将引起未燃烬可燃物在尾部受热面的沉积,以致给尾部烟道带来再燃烧的威胁。炉膛温度过低不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正常燃烧,还容易造成炉膛熄火。炉膛温度过高、燃烧室内火焰充满程度差或火焰中心偏斜等,将引起水冷壁局部结渣,或由于热负荷分布不均匀而使水冷壁和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的热偏差增大,严重时甚至造成局部管壁超温或过热器爆管事故。
    燃烧工况的稳定和良好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可靠保证。只有燃烧稳定了,才能确保锅炉其它运行工况的稳定;只有锅炉运行工况稳定了,才能保持蒸汽的高参数运行。此外,锅炉燃烧工况的稳定、良好,是采用低氧燃烧的先决条件,采用低氧燃烧,对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减少NOx和SOx的生成都是极为有效的。
    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就要求保持合理的风、粉配合,一、二次风配比,送、吸风配合和保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合理的风、粉配合就是要保持炉膛内最佳的过剩空气系数;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就是要保证着火迅速,燃烧完全;合理的送、吸风配合就是要保持适当的炉膛负压。无论在稳定工况或变工况下运行时,只要这些配合、比例调节得当,就可以减少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对于现代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效率每提高l%,整个机组效率将提高约0.3—0.4%,标准煤耗可下降3—4g/(kW•h)。
    要达到上述目的,在运行操作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燃烧器一、二次风配比,即保持适当的一、二次风的出口速度和风率,以建立正常的空气动力场,使风粉均匀混合,保证燃烧良好着火和稳定燃烧。此外,还应优化燃烧器的组合方式和进行各燃烧器负荷的合理分配,加强锅炉风量、燃料量和煤粉细度等的调节,使锅炉始终保持安全经济的状态运行。
    锅炉运行中经常碰到的燃烧工况变动是负荷或燃料品质的改变,当发生上述变动时,必须及时调节送人炉膛的燃料量和空气量,使燃烧工况得到相应的加强或减弱。
    在高负荷运行时,由于炉膛温度高,煤粉着火和风煤混合条件均较好,燃烧一般比较稳定。为了提高锅炉效率,可根据煤质等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过剩空气系数运行。过剩空气系数减小,排烟热损失必然降低,而且由于炉膛温度提高并降低了烟速,煤粉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相对延长。只要过剩空气控制适当,不完全燃烧损失并不会增加,锅炉效率便可得到提高。低负荷时,由于燃烧减弱,投入的煤粉燃烧器可能减少,炉膛温度和热风温度均较低,火焰充满程度差,为了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锅炉风量又往往偏大,使燃烧稳定性、经济性都下降。因此,低负荷时,在风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一次风风速使着火点推前,并适当降低二次风的风速,以增强高温烟气的回流,以利于燃料的着火和燃烧;尽量采用多火嘴、少燃料、燃烧器对称投入均匀分布的方式,以利于火焰问的相互引燃和改善炉膛火焰的充满程度;在燃用低挥发分的煤种时应采用集中火嘴增加煤粉浓度的方式,使炉膛热负荷集中,以利于燃料的点燃。

二、影响燃烧的因素和强化燃烧的措施
1、影响燃烧的因素
1)燃料品质的影响
     锅炉燃烧设备是按设计煤种设计的,煤质和特性不同,燃烧器的结构特性也就不同。因此,火温度升高,着火热就增大,因而燃用挥发分低的煤种时着火就困难,达到着火所需时间就较长,着火距离就较远。在相同的风粉比条件下,挥发分降低,煤粉火炬中火焰传播的速度将显著降低,从而使火焰扩展条件变差,着火速度减慢,燃烧稳定性降低。对于挥发分很低的无烟煤而言,含氧量较高时较容易着火。此外,挥发分的含量对煤粉的燃烬也有直接的影响。通常燃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越容易着火,燃烧过程越稳定,不完全燃烧损失也就越小。

     灰分过高的煤着火速度慢,燃烧稳定性差,而且燃烧时由于灰分容易隔绝可燃质与氧化剂的接触,因而多灰分的煤燃烬性能也较差。煤的灰分越高,加热灰分造成的热量时,不但影响燃烧器的安全运行,而且还将对炉内燃烧工况产生直接的影响。
      水分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分多的煤引燃着火困难,且会延长燃烧过程,降低燃烧室温度,增加不完全燃烧及排烟热损失。因为煤燃烧时,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使煤的实际发热量降低、燃烧温度下降。此外,煤的水分过高时还将影响煤粉细度及磨煤机的出力,并将造成制粉系统的堵煤或堵粉,严重时甚至引起燃烧异常等故障情况。


2)煤粉细度的影响
     煤粉越细,表面积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温升越快,挥发分的析出、着火及化学反应速度也就越快,因而越容易着火。煤粉细度越细。所需燃烧时间越短,燃烧也就越完全。   


3)一次风的风量、风速、风温的影响
      正常运行中,减少风粉混合物中一次风的数量,一方面相当于提高煤粉的浓度,将使煤粉的着火热降低;另一方面在同样高温烟气量的回流下,可使煤粉达到更高的温度,因而可加速着火过程,对煤粉的着火和燃烧有利。但一次风量过低,则往往会由于着火初期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使反应速度反而减慢而不利于着火扩展。一次风量应以能满足挥发分的燃烧为原则。
       一次风速过高,将降低煤粉气流的加热程度,使着火点推迟,容易引起燃烧不稳,且煤粉燃烧也不易完全;特别是降低负荷时,由于炉内温度较低,甚至有可能产生火焰中断或熄火,此时,应设法降低一次风速。但一次风速过低会造成一次风管堵塞,而且着火点过于靠前,还可能烧坏喷燃器。一次风温越高,煤粉气流达到着火点所需热量就越少,着火速度就越快。但一次风温过高,对于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时,往往会由于着点离燃烧器喷口过近而造成结渣或烧坏喷燃器。反之,一次风温过低,则会使煤粉的着火点推迟,对着火不利。


4)燃烧器特性的影响
       对于同一台锅炉而言,燃烧器出口截面越大,混合物着火结束离开喷口距离就越远,即火焰相应拉长。小尺寸燃烧器能增加煤粉气流点燃的表面积,使着火速度加快,着火距离缩短,一方面将使膛出口温度不致过高,另一方面又能燃烧完全。直流燃烧器着火区的吸热面积虽较小,但由于能得到炉膛中温度较高烟气的混入和加热,因而在着火条件上还是比较好的。

       直流燃烧器组织切圆燃烧时后期煤粉与空气的混合较充分,而且可根据不同燃料对二次风混入时间的要求,进行结构和布置特性上的设计,以改善燃烬程度。旋流燃烧器着火区的吸热面积大,着火条件好,能独立着火燃烧,特别是在大型锅炉上采用时可有效地解决炉膛出口烟气的偏斜问题,但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差。


5)锅炉负荷的影响
     锅炉负荷降低时,炉膛平均温度降低,燃烧器区域的温度也要相应降低,对煤粉气流的着火不利。当锅炉负荷降低到一定值时,为了稳定炉火,必须投用油枪进行助燃。无助燃油枪时煤粉能稳定着火和燃烧的锅炉允许最低负荷,与锅炉本身的特性、所燃用的煤种和燃烧器的型式等有关。燃用低挥发分煤种或劣质烟煤时,其最低负荷值便要升高;燃用优质烟煤时,其值便可降低。锅炉全烧煤时的允许最低负荷,应通过燃烧试验来确定。


6)过膛空气系数的影响
     炉膛过剩空气系数过大,将使炉膛温度降低,对着火和燃烧都不利,而且还将造成锅炉排烟热损失的增加。过剩空气系数过小时,又将造成缺氧燃烧,使燃烧不完全。


7)一次风与二次风配合的影响
       一、二次风的混合特性也是影响着火和燃烧的重要因素。二次风在煤粉着火以前过早地混合,对着火是不利的。因为这种过早的混合等于增加了一次风量,将使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的时间延长,着火点推迟。如果二次风过迟混人,又会使着火后的燃烧缺氧。故二次风的送人应与火焰根部有一定的距离,使煤粉气流先着火,当燃烧过程发展到迫切需要氧气时,再与二次风混合。


8)燃烧时间的影响
      燃烧时间对煤粉燃烧完全程度影响很大。燃烧时间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炉膛容积的大小,一般来说,容积越大,则煤粉在炉膛中流动时间越长,此外,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火焰充满程度有关,火焰充满程度差,就等于缩小了炉膛容积,使煤粉颗粒在炉膛中停留的时间变短。燃用低挥发分的煤种时,一般应适当加大炉膛容积,以延长燃烧时间。此外,炭粒的燃烬,占了燃烧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因此尽量缩短着火阶段,可以增加燃烬阶段的时间和空间,将有利于炭粒的燃烬。


2、良好燃烧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影响燃烧的因素很多,而好的燃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供给完全燃烧所必须的空气量;
    (2)维持适当高的炉膛温度;
    (3)空气与燃料具有良好的混合;
    (4)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3、强化煤粉燃烧的措施
    根据影响着火和燃烧因素的分析,强化煤粉燃烧,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热风温度;
    (2)保持合适的空气量,根据煤种,控制合理的一次风量;
    (3)选择适当的气流速度,以保证适当的着火点位置;
    (4)根据燃烧过程的发展,及时送入二次风,既不使燃烧缺氧,又不降低火     焰温度;
    (5)保持着火区的高温,加强气流中高温烟气的卷吸:
    (6)选择适当的煤粉细度;
    (7)维持远离燃烧器的火炬尾部具有足够高的温度,以增强燃烬阶段的燃烧程度。


image.png


三、煤粉细度的确定
     煤粉细度不但影响煤粉的着火和燃烧条件,而且对燃烧的经济性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煤粉越细,燃烧越快越完全,不完全燃烧损失越低。燃烧细的煤粉时还可降低炉膛过剩空气系数,使排烟热损失减少。但磨制细的煤粉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和制粉设备的金属;反之煤粉越粗,则制粉设备的电耗及金属损耗可越少,但不完全燃烧就要增大。适当的煤粉细度可使排烟热损失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12+q4)以及制粉设备的电耗和金属消耗(即设备磨损)的总和为最小。总损失最小时的煤粉细度,称为煤粉的“经济细度”。
     影响煤粉经济细度的因素有:煤种特性、制粉系统特性、燃烧设备的型式和完善程度以及运行工况等。

     煤中挥发分的含量是决定煤粉经济细度的主要因素。当锅炉燃煤的挥发分含量较多时,由于相对容易燃烧,故煤粉可以适当粗一些。当煤中含有较多的灰分时,由于灰分会阻碍燃烧,此时就要求煤粉能适当细一些。
     当制粉设备磨制出的煤粉均匀性较好时,由于煤粉中粗粉含量相对较少,因而煤粉便可适当粗一些,即煤粉的经济细度可相对变粗。
     对于既定的锅炉设备和燃用煤种,其煤粉经济细度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image.png

四、不同煤种的燃烧调整原则
1、无烟煤
    无烟煤是挥发分最低的煤种,它的可燃基挥发分在10%以下,而固定碳较高,因此不易着火和燃烬。在燃烧无烟煤时,为保证着火,必须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一次风量、一次风速应低些,这样对着火有利。但一次风速不能过低,否则气流刚性差、卷吸力量小,严重时反而不利于着火和燃烧,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一次风管内气粉分离甚至堵塞。二次风速应高些,二次风速较高能有利于穿透,使空气与煤粉充分混合,并能避免二次风过早混入一次风,影响着火。各组二次风门开度可采用倒宝塔形,即上二次风开大、中二次风较小、下层二次风门开度最小。这是因为在燃烧器区,随烟气向上运动,烟速逐渐增加,易使上二次风射流上翘,开大上二次风,且提高上二次风风速,对混合有利。下二次风关小,以提高炉膛下部温度,对着火引燃有利,但风速应以能托住煤粉为原则。此外,煤粉细度应适当控制行细些,一般 R90可在8%一10%,并应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这样对着火和燃烧有利。贫煤的挥发分含量为10—12%,其着火性能比无烟煤要好些。


2、烟煤
    通常烟煤的挥发分和发热量都较高,灰分较少,容易着火燃烧,因而一次风量和风速应高些。二次风速可适当降低,使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的时间提前,将着火点推后以免结渣或烧坏喷燃器。燃烧器最上层和最下层的二次风门开度应大些较好。这是因为最上层二次风除供给上排煤粉燃烧所需的空气外,还可以补充炉膛中未燃烬的煤粉继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另外还可以起到压住火焰中心的作用。最下层二次风能把分离出来的煤粉托起继续燃烧,减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


3、劣质烟煤
    劣质烟煤是水份多、灰分多、发热量低的烟煤。这种煤的挥发分虽较高,但是由于煤的灰分高,水分又多,燃用该煤时,将使炉膛温度降低,而且挥发分又被包围不易析出,因此这种煤着火比较困难,着火后燃烧也不易稳定。由于灰分的包围,煤粉也难燃烬,燃烧效果不好,同时由于灰分多,炉内磨损、结渣等问题较为突出。
    总之,燃用劣质烟煤,必须解决着火困难、燃烧效果差、磨损结渣等问题。燃用劣质烟煤的配风方式与燃用无烟煤相似,一次风量与一次风速应低些,二次风速可高些。一般一次风率为20%一25%,一次风速为20—25m/s,二次风速可高些,一般为40—50m/s。


4、褐煤
    褐煤是发热量低,水分多,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的劣质煤,由于褐煤的水分高,煤的干燥就比较困难,并使炉内烟气量增大,烟气流速增高,加上灰分多,因而极易造成受热面的严重磨损。褐煤灰熔点低,在炉内容易发生结渣。
    燃用褐煤时的配风原则与燃用烟煤时基本相同。但一次风量、一次风速和二次风速的数值,一般比燃用烟煤时要高一些。


image.png

五、燃料量的调节

1、直吹式制粉系统煤量的调节
    具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炉,一般都装有数台磨煤机,也就是具有几个独立的制粉系统。由于直吹式制粉系统无中间煤粉仓,它的出力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锅炉的热负荷。
    当锅炉负荷变动不大时,可通过调节运行中制粉系统的出力来解决。当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加时,应先增加磨煤机内的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时的缓冲调节;然后再增加给煤量,同时相应开大二次风门。反之,当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应减少给煤量、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当负荷有较大的变动时,则需通过启动或停用制粉系统方能满足对燃料量改变的需要,其原则是一方面应使磨煤机在合适的负荷下运行,另一方面则要求燃烧器在新的组合方式下能保证燃烧工况良好,火焰分布均匀,以防止热负荷过于集中造成水冷壁运行工况恶化。在启动或停用制粉系统时,应及时调整一次风、二次风以及炉膛压力;及时调整其它燃烧器的负荷,保持燃烧稳定和防止负荷的骤增或骤减。
    总之,对于具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其燃料量的调节,基本上是通过改变给煤量来实现的,在调节给煤量的风门开度时,应注意挡板开度指示、风压变化情况以及各电动机的电流变化,防止发生堵管或超电流等异常情况。


2、燃油量的调节
    燃油量的调节方法与燃油系统的型式和油喷嘴的雾化方式有关。燃油量的调节方法主要有进油调节和回油调节两种。雾化方式一般有机械雾化和蒸汽雾化等方式。
    采用进油调节的系统,当调节幅度不大时,可以用调节进油压力的方法来改变燃油量;当调节幅度较大时,则应通过改变运行油喷嘴的个数来实现。
    采用回油调节的系统,则是通过改变回油量来调节进人炉膛的油量的,回油形式一般有内回油和外回油两种。内回油系统对负荷的适应性较强,一般适应30—40%的负荷变化。但是,在低负荷时,由于喷嘴出口处轴向流速降低而切向速度不变,造成雾化角相应变大,容易造成喷燃器扩口处结渣或烧坏。外回油系统,虽然负荷变化时雾化角可基本不变,但低负荷时雾化质量将会下降。
    采用蒸汽雾化的油喷嘴,当调节幅度不大时,可通过改变油压来改变喷油量。采用蒸汽雾化的油枪,一般油压允许在某一范围内变动。当油压低至允许的低限时,如仍需减少油量,则应通过减少油喷嘴的数量来进行;当油压高至允许的高限时,则应投入适当数量的备用油枪。降低油压,使油量调节保持一定的裕度。燃油雾化蒸汽压力通常采用定压或与油压保持固定压差的方式运行。


六、风量的调节
    当外界负荷变化而需要调节锅炉出力时,随着燃料量的改变,锅炉的风量也需作相应的调节。
    送入炉内空气量的大小,可以用过剩空气系数a来衡量。通过控制烟气中的含氧量,便能达到控制过剩空气系数的目的。一般锅炉控制盘上均装有氧量表,因此运行人员可直接根据氧量表的数值来控制炉内的空气量,而不必换算成过剩空气系数。
    从运行经济性方面来看,在一定范围内,炉内过剩空气系数增大,可以改善燃料与空气的接触和混合,有利于完全燃烧,使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和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降低。但是,当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因炉膛温度降低和烟气流速加快使燃烧时间缩短,可能使不完全燃烧损失反而有所增加。排烟带走的热损失q2则总是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加的。
    所以,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锅炉总的热损失就要增加;与此同时,还将使送、吸风机的电耗增大。合理的过剩空气系数应使各项热损失之和(q2+q3+q4)为最小,这时的过剩空气系数称为锅炉的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显然,正常运行时送人锅炉的空气量,应当使过剩空气系数尽量维持在最佳值附近。
    从锅炉工作的安全性方面来看,炉内过剩空气系数过小,会使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烟气中含有较多的未燃烬碳和一氧化碳可燃气体等,给尾部烟道受热面发生可燃物再燃烧带来威胁。灰分在还原性气体中熔点降低,易引起炉内结渣等不良后果。过大的过量空气系数还将使煤粉炉受热面管子和吸风机叶片的磨损加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过剩空气系数增大时,由于过剩氧的相应增加,使燃料中的硫分易于形成SO3,烟气露点温度也相应提高,从而使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更易于腐蚀。同时,烟气中的NOx也将增多,影响排放指标的合格。
    正常稳定的燃烧,说明风、粉配合比恰当。这时,炉膛内应具有光亮的金黄色的火焰,火焰中心应在炉膛的中部,火焰均匀地充满炉膛,但不触及四周水冷壁,不冲刷屏式过热器。同层燃烧器的火焰中心处于同一标高上。着火点应适中,太近易引起燃烧器周围结渣或烧坏喷燃器;着火点过远,又会使火焰中心上移,使炉膛上部结渣和不完全燃烧程度增加,影响锅炉效率,严重时还将使燃烧不稳,甚至引起锅炉熄火。
  总之,风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给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锅炉总风量的调节,是通过改变送风机的风量来实现的。对于离心式送风机,通常是改变进口导向挡板的开度;对于轴流式送风机,一般是通过改变风机动叶角度来调节风量的。在锅炉的风量控制中除了改变总风量外,一、二次风的配合调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二次风的风量分配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进行调节。一次风量应以能满足进入炉膛的风粉混合物中挥发分燃烧及固体焦炭质点的氧化需要为原则。二次风量不仅应满足燃烧的需要,而且还应起到补充一次风末段空气量不足的作用。此外,二次风应能与进入炉膛的可燃物充分混合,这就是需要有较高的二次风速,以便在高温火焰中起到搅拌混合的作用,以强化燃烧。有些情况下,可借助改变二次风门的开度,来满足由于喷燃器中煤粉浓度偏差造成的风量需求。
    目前,大容量的锅炉,一般都装有两台送风机。当两台送风机均运行时,在调节风量的过程中,应同时改变两台风机的风量并注意观察电动机的电流以及风机的出口风压、风量同步变化,使两侧空气或烟气流动工况均匀,并防止轴流风机进入不稳定工况区域运行。风量调节时,还应通过炉膛出口氧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已满足需要。高负荷情况下,应特别注意防止电动机的电流超限。


七、炉膛压力的调节
    炉膛压力是反映燃烧工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参数。炉内燃烧工况一旦发生变化,炉膛压力将迅速发生相应改变。当锅炉的燃烧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最先将在炉膛压力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而后才是蒸汽参数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监视和控制炉膛压力,对于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炉膛负压维持过大,会增加炉膛和烟道的漏风,当锅炉在低负荷或燃烧工况不稳的情况下运行时,便有可能由于漏人冷风而造成燃烧恶化,甚至发生锅炉灭火。反之,若炉膛压力偏正,高温火焰及烟灰有可能外喷,不但影响环境卫生,还将造成设备损坏或引起人身事故。运行中引起炉膛负压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工况的变化。为了使炉内燃烧能连续进行,必须不间断地向炉膛供给所需空气,并将燃烧后生成的烟气及时排走。在燃烧产生烟气及其排除的过程中,如果排出炉膛的烟气量等于燃烧产生的烟气量,则进、出炉膛的物质保持平衡,炉膛负压就相对保持不变。若上述平衡遭到破坏,则炉膛负压就要发生变化。例如在吸风量未变时,增加送风量,就会使炉膛出现正压。
    运行中即使送、吸风保持不变,由于燃烧工况总有小量的变化,炉膛压力总是脉动的,当燃烧不稳时,炉膛压力将产生强烈的脉动,炉膛风压表相应作大幅度的剧烈晃动。运行经验表明:当炉膛压力发生剧烈脉动时,往往是灭火的预兆,这时必须加强监视和检查炉内燃烧工况,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烟气流动时产生的阻力大小与阻力系数、烟气重度成正比,并与烟气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当锅炉负荷、燃料量和风量发生改变时,随着烟气流速的改变,烟道内各处的负压也会相应改变。故在不同负荷下,锅炉各部分烟道内的烟气压力是不同的。锅炉负荷增加,烟道各部分负压也相应增大;反之,各部分负压相应降低。当受热面管束发生结渣、积灰以至局部堵塞时,由于烟气流通截面减少、烟气流速增加,使烟气流经该部分管束产生的阻力较正常为大,于是出口负压值及其压差就相应要增大。
    在正常情况下,炉膛负压和各部分烟道的负压都有大致的变化范围,因此运行中如发现数值上有不正常的变化时,应进行全面分析,查明原因,以便及时处理。
    炉膛压力,通常是通过改变吸风机的出力来调节的。吸风机的风量调节方法和要求与送风机基本相同,吸风机的安全运行方式应根据锅炉负荷的大小和风机的工作特性来考虑。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当运行人员在进行除灰、吹灰、清理焦渣或观察炉内燃烧情况时,炉膛压力应保持得较正常时低一些(即炉膛负压应高一些)。


八、燃烧器的调节
    燃烧器保持适当的一、二次风配比及出口速度,是建立良好的炉内工况,使风粉混合均匀,保证燃料正常着火与燃烧的必要条件。
    双蜗壳旋流燃烧器一般都具有二次风量挡板及风速挡板(舌形挡板),而一次风挡板则装在一次风管道上。这种燃烧器的一次风速只能依靠改变一次风量来调节。当一次风量增加(开大一次风挡板)时,其风速和风量成比例地增加。二次风速的调节是通过改变二次风量来实现的。而燃烧器出口气流切向速度则可利用风速挡板进行调节,以改变燃烧器出口气流的扩散状态。
    运行中二次风速挡板的调节以燃料挥发分的变化和锅炉负荷的高低为依据。对于挥发分低的煤,由于着火困难,所以应适当关小风速挡板,使扩散角增大,热回流量增大,从而提高火焰根部温度,以利于燃料的着火;对于挥发分高的煤,由于着火容易,则应适当开大风速挡板,增加燃烧器出口气流的轴向速度,使扩散角减小,射程变远以防烧坏燃烧器和结渣。在高负荷情况下,由于炉膛温度比较高,煤粉的着火条件较好,燃烧比较稳定,故二次风扩散角可小些,即二次风风速挡板的开度可适当大些;而在低负荷下,由于炉膛温度较低,燃烧不够稳定,则风速挡板的开度可小些,即二次风扩散角应大些,以增强高温烟气的热回流,以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
    风速挡板调节后,不仅改变了二次风的速度,而且还改变二次风的风量,因而往往还要调节风量挡板。如关小风速挡板后,为了保持风量不变,则应适当开大风量挡板。
    实践表明,这种燃烧器的旋流强度较难调节,且调节幅度一般也有限,尤其是它对负荷和煤种的适应性较差,燃烧调节不便,因此目前采用广泛。
    轴向叶轮式旋流燃烧器的一次风速也只能靠改变一次风量来调节,而二次风出口的切向速度或旋流强度的改变,可根据煤种和工况变化的需要,通过调节二次风叶轮的位置来实现。当燃用低挥发分的煤种时,为了使其容易着火,二次风叶轮往前推(往炉膛方向推),这时通过锥形导向叶片的二次风量增大,旋流强度和回流区相应增大,射程变短,扩散角变大,使较多的高温烟气被卷吸至燃烧器根部,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当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时,可以把二次风叶轮往外拉出,叶轮外围的间隙增大,使一部分二次风从间隙流过,通过锥形导向叶片的二次风量减小,造成二次风的切向速度减小,旋流强度减弱,扩散角和回流区变小,射程变远,以防止燃烧器出口结渣或烧坏燃烧器。
    总之,为了适应不同煤种和工况的需要,应控制不同的旋流强度和一、二次风配比。燃烧器出口切向风速的调节一般常和风量的改变配合进行,但必要时也可进行单项调节,如调节风速板、轴向叶轮的位置、中心锥等。一、二次风的轴向速度,一般只能靠改变一、二次风率的分配来调整,通过二次风风量挡板或总风量的改变来实现。

九、燃烧器的运行方式
    燃烧工况的好坏,不仅受到配风工况的影响,而且与炉膛热负荷及燃料在炉内的分布有关,即与燃烧器运行方式有关。
    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锅炉型式、燃煤品种、燃烧器的结构和布置方式多样,因而不可能按统一的模式来规定燃烧器的组合方式和负荷分配,合理的燃烧器运行方式只能根据一定原则,通过燃烧调整试验来加以确定。
    为了保持正确的火焰中心位置,避免火焰偏斜,一般应将投入运行各燃烧器的负荷(即风量和煤粉量)尽量分配均匀、对称。但有时为了调整燃烧中心、改变火焰的偏斜现象、避免结渣、调节汽温偏差、提高运行经济性以及为了适应锅炉负荷、煤种变化等原因,常有意识地改变各燃烧器的负荷分配。如对于前墙布置燃烧器的炉膛,提高其两侧燃烧器所承担的负荷可以使烟道两侧的烟温提高,从而减少过热器的热偏差,对于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的炉膛,改变上、下排喷口的给粉量或二次风量,也是调节燃烧中心高度和改善气粉混合程度及提高燃烧效率的常用措施。如在保持汽温正常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经济性,可减少上排燃烧器的负荷或停止其运行,以延长燃料在炉内停留的时间,尽量达到完全燃烧。
运行实践表明:在热负荷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多火嘴对称投入的运行方式,将有利于火焰间的相互引燃,便于调节,容易适应负荷的变化,同时风粉混合和火焰充满程度均较好,使燃烧比较完全和稳定。但当燃用低挥发分的燃料时,则应采用集中火嘴,增加煤粉浓度的运行方式,使炉膛热负荷集中,以利于燃料的着火。
    在高负荷运行时,炉膛热负荷较高,燃烧比较稳定,但主要问题是汽温高,容易结渣。因此,此时应设法降低火焰中心,或缩短火焰长度,同时力求避免结渣。
    在低负荷运行时,炉膛热负荷低,容易灭火。为了防止灭火,应适当减少炉内过剩空气系数,调节好各燃烧器的煤粉量和风量,避免风速有很大的变动。对燃烧工况不太好的燃烧器更应加强监视。
    判断燃烧器运行方式调整效果好坏的标准,除了蒸汽参数、燃烧的稳定性、炉膛出口烟温及炉内空气动力场分布和燃烧经济性外,还应注意炉膛两侧的燃烧产物、飞灰可燃物及烟气温度的分布等是否均匀;加外,还应考虑锅内过程方面的均匀性,如过热汽温分布、汽包两侧炉水含盐浓度及水位是否匀称等。
    为了燃烧调整或锅炉负荷的变化需要,有时往往要进行燃烧器的投、停操作。在进行燃烧器的投、停时,一般可参考下述原则:
    1、为了使炉膛内的火焰充满程度好和保持合理的火焰中心位置,应尽量将全部燃烧器投入运行并均匀承担负荷。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为了稳定燃烧以适应锅炉低负荷运行的需要或保证锅炉参数必须停用部分燃烧器时,才可进行停用燃烧器的操作。这时经济性方面的考虑则是次要的。
    2、停用上排燃烧器、投用下排燃烧器可降低火焰中心,有利于燃烧。
    3、高负荷时为了防止结渣和汽温过高,应设法降低火焰中心和缩短火焰长度。
    4、需要对燃烧器进行切换时,应先投入备用的燃烧器,待运行正常后,再停用运行的燃烧器,以防止燃烧中断或减弱。
    5、在投、停或切换燃烧器时,必须全面考虑对燃烧、汽温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在投、停燃烧器或改变燃烧器的负荷过程中,还应同时注意风量与煤粉量的配合。运行中对于停用的燃烧器,要通入少量的空气进行冷却,以保证喷口不被烧坏。


在线客服联系方式二维码

电话

400-8796775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